|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朝鲜女司机少女交警常见 公交车刷"我的祖国最好"

    25-3-2014 17:48| 发布者: autumn| 查看: 110| 评论: 0

    摘要: 在朝鲜背交规、考驾照女司机少见,女交警常见朝鲜车牌很有特色普通民众的朴实让人感动


    图为车辆驶下平壤大同桥,在路口等待红绿灯。王莉 摄

    在国外做驻站记者,除了要懂外语、能写文章、拍照片,会开车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技能。《环球时报》记者在朝鲜除了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在朝鲜马路上不多见的女司机。在朝鲜,从考取驾照,到开车上路,见识街头“标杆”一样的男女交警,熟识各种特色车牌,以及接受热心民众的无私帮助,在平壤的驾车经历让《环球时报》记者感触颇多。

    在朝鲜背交规、考驾照

    因为记者原先在国内已有中国驾照,所以在朝鲜考驾照手续上相对简单,免去笔试,直接学习当地交规、口试,然后上车路考。朝鲜和中国相似,也是遵循汽车靠右侧行驶的原则。由于路上常有交警拿着指挥棒指挥交通,所以学会辨识交警的手势非常重要。比如交警侧身手臂平伸上举指挥棒下端与肩平,表示须停车让电车先行,而交警手臂与指挥棒齐胸水平前伸,则表示交警左侧车辆可直行或转弯等等。

    在记熟各种交通标示和交警手势后,记者向交管所递交了办理驾照的申请材料,并预约了考试时间。当天去交管所参加驾照考试的共有3名外国人,除记者和一名中国大使馆的同志外,还有金日成综合大学一名德国籍教师的夫人。我们依次单独进行交规口试,一名身着天蓝色交警制服的男交警担任考官。他拿出一堆画满各种交通标示的小塑料牌,让我们一一辨识回答。

    接下来是路考。考官坐到记者的汽车副驾驶位置后,让记者直接开上光复大街、青春大街等路段兜圈。这是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检验通过各种路口、与其他车辆会车、应对不同地形以及调节车速等各种处置和应对能力。行驶数个来回后,考官下车,告诉记者“可以回家等通知了”。大约半个月后,记者收到交管部门发放的驾照:一个黄绿相间的塑模卡片,上面注明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允许驾驶的车辆类型、驾照的有效期限等,还盖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人民保安部”字样的大红章。

    女司机少见,女交警常见

    在朝鲜,除国家给功勋人士的奖励外,私家车数量不多,马路上行驶的大部分车辆都是公车,其中包括单位车、运输车辆、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开车的也基本都是男性,因此记者就成了朝鲜马路上很少见的女司机。行驶在路上,时常有一些其他车的司机和乘客先是诧异地看看记者这个女司机,然后笑着和记者打招呼。中国国内常有人喜欢在车上贴个“女司机,请多关照”之类的车贴,但在朝鲜没这种做法。朝鲜通常在公交车车身上刷上“我的祖国最好!”、“三千里锦绣江山”等标语。不仅没有“女司机”之类的车贴,连“实习”、“磨合”之类的车贴也见不到。虽然如此,其他司机一看到记者是女司机,一般都很礼让。

    虽然朝鲜女司机少,但女交警不少,而且是平壤非常有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女交警英姿飒爽,手持交通棒迅速敏捷地指挥交通,半小时左右换一班岗,不管严寒酷暑都值勤,非常敬业。2013年,22岁的平壤女交警李庆心还获得“共和国英雄”称号。

    平壤第一批女交警是1994年上岗值勤的,如今已经有20年的光荣历史。女交警选拔很严格,每年从满16岁的中学毕业生中精挑细选30名左右,要求身高不低于163厘米,体貌端正,品学兼优。由于女交警结婚后就转到其他工作岗位或继续进修求学,即使未婚一般也只工作到26岁,因此她们非常珍惜担任交警的这段时光,很以这个职业为荣。

    朝鲜女交警的制服很有特色,夏季是白衣蓝裙大盖帽配墨镜,春秋是蓝衣蓝裙大盖帽配大衣,冬季是毛领蓝衣蓝裤棉帽配长靴;晚间执勤时身上佩戴反光带,手中持闪光指挥棒;雨天则配雨衣、雨靴。除了这些,国家还免费配发全套化妆品给女交警们使用。

    女交警主要职责是指挥交通,但不承担违规处罚之类的职责,这部分职责由男交警负责。如果说朝鲜女交警是红花,男交警则像绿叶,他们的工作内容更加广泛,包括指挥交通、维持秩序、骑摩托车巡逻、对违反交规者进行处罚教育等。另外,晚上10时之后的值勤也由男交警负责。有一次因为参加活动,记者深夜回家,街上几乎空无一人,但经过每个路口时总能看到夜幕下路边一个默默伫立的身影,那是交警们在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朝鲜车牌很有特色

    由于总体而言车流量不大,平壤街头较少出现堵车的情况。同样,不文明驾驶的情况也比较少,记者几乎没看到过“斗气”开车的情况。

    近年来,平壤马路上的车流量逐步增多,交通设施也在完善中,并逐渐与国际接轨。2010年以前,平壤马路上几乎没有红绿灯,近年来大部分路口已陆续安装,而且不少路口的红绿灯安装了电子感应线,即排队等候的车辆进入感应区后,红绿灯开始变换相应信号。有了红绿灯后,交警的工作得到分担,由站在马路中央指挥逐渐转变为在路边维持秩序。但由于电力紧张情况尚未彻底得到解决,遇到停电等情况,交警直接指挥交通仍必不可少。此外,平壤大同江江岸道路等一些地方近年来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根据朝鲜交规规定,为了行车安全,白天也要开行车灯。这与欧洲的通行做法一致。因此,记者来到朝鲜后,就养成了上车就系安全带、开车灯的习惯。另外,由于地势的原因,平壤马路上下坡较多,冬天常下雪结冰,而《环球时报》记者开的是一辆后驱手动挡汽车,车技也因此得到锻炼。

    开车行驶在平壤街头,会发现朝鲜车牌很有特色。白底黑字的是普通车,黑底白字的是军车,蓝牌的是驻朝外交机构,红牌的是驻朝外资机构,黄牌的是个人名义登记的车辆。普通车以“平壤”、“咸镜南道”等行政区域开头,其后两个数字表明车属单位,如47代表贸易机构,86代表新闻单位等,最后一串数字才是车辆的车牌号。白底黑字车牌里有两种很醒目:一种是以朝鲜的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日“7·27”开头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车辆,交警见到会敬礼;另一种是以五角星开头的礼宾车辆,有重要外宾来访时会见到。

    蓝牌车有两种,一种是驻朝使馆车辆,以“外”字开头,表明是外国车辆,其后前几位数字是该国与朝鲜建交顺序的序列号,如与朝鲜建交最早的俄罗斯、蒙古国和波兰分别是“外01”、“外02”和“外03”。中国是第10个与朝鲜建交的,所以中国驻朝使馆的车辆以“外10”开头。驻朝国际组织则是直接在蓝牌上用朝文标注欧盟、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粮农组织等机构名称。红牌车也以“外”字开头,其后前几位数字代表机构性质,如本报驻朝鲜分社的车就是红牌车,因为是新闻单位,就与我们的朝鲜新闻同行一样划入86序列,以“外86”开头。有时在路上还能看到一些还没来得及上牌的车辆,一般会先挂一个朝文标注的“新车”字样的车牌。

    普通民众的朴实让人感动

    朝鲜民众出行主要以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为主。公交车包括一般公交车、双层巴士、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为了方便民众,这些公共交通工具运营时间持续到晚上10时、11时左右,而且票价非常低,只需50元朝币(约合人民币不到5分钱),属于福利性质。朝鲜民众候车非常有秩序,车站无需设专人疏导,都是在车站自觉排队,有时队伍排得很长。

    也有不少朝鲜民众骑自行车上下班,但骑车的一般都是男性,在平壤市区几乎看不到女性骑自行车,更没有骑车带人的现象。最近两年来,平壤的出租车业务发展迅速。多年前记者留学朝鲜时,平壤的出租车很少,打车需要提前打电话到出租车管理机构预订,而如今,平壤街头的出租车可以招手即停。

    开车自然少不了车险、验车等事宜。朝鲜的民族保险总会社负责我们的车险业务,每年1月会定期派人上门办理业务。第三者责任险属于必须投保的险种,保费230欧元,有效期1年,保险合同的条文用朝、英两种文字标注,还会发放一个黄色的保险卡。

    人有驾照,车也需要行车证。这个行车证叫“乘用车登录证”,证件是正反两面的,正面贴着车的全身彩色照片,注明车牌号,盖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人民保安部”字样的大红章;反面标注该车所属单位、车型、序号、颜色、燃料、载重、用途等信息。除了行车证,车辆需定期到交管所验车,进行技术检查。验车时先由检验员对车辆外观检测,然后把车开进一个技术车间,用设备对车胎、车体、制动、车灯、喇叭等进行技术检测。全部项目合格后,可获得交管部门颁发的有效期半年的圆形合格标志,贴在车前方玻璃上。

    记者现在驾驶的这辆车,前后经历了本报三名记者,车龄已经超过10年。由于年头比较久,连汽车修理厂的朝鲜同志们都很熟悉它。每次记者去修理厂,那里的同志总是老远就热情地打招呼:“我们的记者先生来了!”修理厂的同志常在关键时刻出来救急。一次,车在分社车库里无论如何也打不着火,修理厂就派了三名工人抬着设备上门修理。还有一次,车在路上抛锚,修理厂派车用拖车绳给牵了回来,由于怕记者不会驾驶被拖车辆,他们还专门派了司机来帮忙。

    朝鲜社会提倡助人为乐,行车在路上遇到困难时,路人一般都会非常热心地出手相助。记者身边的中国朋友,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一个朋友开车返回平壤途中,不小心车掉进路边的沟里,正好朝鲜人民军的一辆车经过,帮忙把车给推了上来。朋友想要酬谢但被婉拒,士兵们只留下一句:“我们是将军同志的战士!”

    类似事情记者也曾亲身经历过。当时记者搭乘一个中国朋友的车,结果在路上突然因蓄电池故障抛锚了。附近经过的车辆都停下来帮忙,一名朝鲜人民军战士甚至当场想把自己吉普车上的蓄电池卸下来帮助我们的车发动起来,后来因电池型号不同而作罢。围拢过来的朝鲜群众还打算一起上来帮忙推车,后来终于在一辆车上找到电瓶连接线,朝鲜司机把线接到我们车上,用他的车帮我们把车发动了起来。当时那么多素不相识的朝鲜群众前来帮忙,那场面着实令人感动。

    (原标题:女记者驾车看平壤:车牌使用大有讲究(图))

    最新评论

    每日推荐
    热点排行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