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回复: 0

澳零售巨头抨击中国电商平台Temu与Shein,警告其引发经济环境双重危机!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据《heraldsun》10月26日报道,澳大利亚零售业领袖警告称,中国电子商务巨头正在摧毁当地企业,同时向该国大量投放将被送往垃圾填埋场的一次性产品。

家居连锁品牌Adairs负责人Elle Roseby堪称见证了中国电商巨头——包括零售巨头Temu、Shein和淘宝——对经济、财政及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证人。



她在工作中亲眼目睹自家产品设计被肆意剽窃、压价销售于这些平台。回到家中,她看到自己的孩子热衷于在Temu和Shein等平台下单,快时尚品和一次性商品堆积如山,最终却与澳大利亚人每年订购的数百万件服装和家居用品一样,迅速沦为垃圾堆的填充物。

"我不认为能阻止人们从Temu或Shein购物,"Roseby表示,"但我们必须正视它们对国家、对资源回收、对废弃物处理、对垃圾填埋场造成的危害,并为此承担应有责任。我们在澳新两地雇佣约1600名员工,依法纳税,投入设计研发,建设反现代奴役供应链——所有这些都需要成本。这是全新的道德竞技场。它们采用的成本模式我们既无法抗衡也无法复制,更不愿效仿。"



零售集团Wesfarmers(旗下拥有Kmart、Target、Bunnings和Officeworks)首席执行官Rob Scott同样严词抨击。这位澳大利亚最大私营雇主之一指出,本土零售商正被迫在日益倾斜的竞技场上竞争。

"竞争本应惠及企业和消费者,但当法规与税收政策不公时,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并危及澳大利亚就业岗位。澳大利亚现行针对零售商的税收监管体系仍停留在电商时代之前,造成外资大型在线零售商相对本土全渠道零售商的优势地位。海外企业可通过低税区架构运营,而拥有实体店的本地零售商却要承担更高的企业和薪资税。"



此番高管发声之际,《 The Australian》正联合国内龙头企业发起"力挺澳大利亚"行动——一项旨在提振数万家核心本土产业的全新倡议。参与方包括Westpac、Coles、Bunnings以及Andrew Forrest、Dick Smith、Katie Page等商界领袖,他们联合支持本土生产商与供应商,为澳大利亚民众支持国货提供便利。

今年早些时候,Scott曾将旗下电商平台Catch的关停及数百岗位流失归咎于这些海外电商巨头,并坦言Amazon和Temu的威胁令他夜不能寐。"拥有大型门店网络和澳大利亚总部的零售商通过企业税、薪资税及物业税承担额外税负,同时还受营业时间限制。某些外资大型电商却凭借现行税收监管体系获益,使本土零售商处于劣势,导致价值向海外转移。我们需要建立适应2025年的公平竞争环境。"



资深零售人、Country Road前首席执行官Roseby警告称,严峻的经济、税收及环境后果不仅将影响其公司,更会波及价值4300亿澳元的整个零售业——该行业作为全国最大私营就业领域,雇佣着140万澳大利亚人。过去几年间,Millers、Rivers、Noni B、Katies、Autograph、Crossroads、Rockmans、Wittner等知名时装连锁品牌相继倒闭,数千工作岗位消失,业内普遍将矛头指向以低到匪夷所思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中国电商平台的崛起与主导。



在生活成本压力加剧的时代,这些不受澳大利亚消费者机构监管的平台提供廉价易弃的时尚品与家居用品。但代价究竟几何?"从消费者视角,我亲身体验过Temu和Shein包裹涌入家中的情形,"Roseby说,"我的孩子们下单后,两三个月内我就面临这些商品的一次性属性问题。这不可持续,没有环境循环性,质量低劣且缺乏监管。"

中国电商平台Temu、Shein和淘宝的规模与影响力,可通过澳大利亚消费者每年向其支付的数十亿澳元,以及涌入该国的数百万个包裹来衡量。有分析师估算Temu在澳年销售额高达30亿澳元,Roy Morgan研究数据显示其2025财年销售额约26亿澳元,远超一年前的16亿澳元;Shein年销售额则从去年约10亿澳元增至近13亿澳元。



自2023年3月进入澳大利亚以来,Temu业务规模增长13倍,现已占据电商总支出的5%;Shein过去两年年均增长约20%,控制着澳大利亚在线支出的2%。Temu更是2024年下载量最高的免费应用,持续位列苹果商店热门应用。

"而几年前我们甚至未曾关注这些平台,"Roseby指出。她警告称,这些中国"品类杀手"正重塑零售业格局:由于其海外注册性质,既威胁就业又侵蚀国家税基,还制造需处理的废弃物山。她更清楚自家标志性设计被复制(零售业委婉称为"仿款")后在这些平台低价倾销的现象。"你确实会看到产品被仿造,但举证极其困难。"

产品安全、反现代奴役条款以及众多ESG要求,都是Adairs等本土企业必须遵守的高成本义务,却未能约束这些中国电商巨头。

"作为零售商,我始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应对新入局者,"她表示,"但规则必须适用,道德根基更不可或缺。在澳大利亚,我们始终承担严格的质量与采购责任。在Adairs,我们遵循澳大利亚企业ESG与产品安全制度,受澳交所监管,执行反现代奴役法案报告、伦理包装标识规范,还将迎来强制气候披露及范围一、二排放测算报告。"

"反观Shein和Temu等企业,它们不受这些规则约束,透明度与监管存在显著落差。我们并非在公平环境中竞争,若放任不管,十年后这个行业将面目全非。"

Barrenjoey零售分析师Tom Kierath表示:"Temu和Shein规模庞大,Temu销售额约30亿澳元,Shein也远超10亿澳元,本身就是巨型零售商。"他补充道,若计入中国电商网站的折扣幅度,对传统澳系零售商的实际金额与销量冲击可能更为剧烈。"考虑到它们极低的定价,实际影响可能更大。如果价格便宜20%、30%、40%,对销量的冲击显然会加倍放大。"

这种损害已通过破产零售商(尤其是在Temu占据优势的时装与家居领域)、岗位流失和空置店铺在澳大利亚零售图景中显现。本土零售商并非寻求设置准入壁垒或推行过时保护主义,而是警告这些激进中国平台对本地就业的恶性影响。



澳大利亚零售商协会首席执行官Chris Rodwell指出:"原则上应欢迎零售竞争,它能推动创新与可负担性,但关键在于竞争环境必须公平。毫无疑问,Temu和Shein等超低价平台在澳大利亚快速成长,它们正在夺取市场份额,却无需遵守与澳系零售商相同的标准。"

"澳大利亚人希望看到强劲的本地就业,确保企业在本土纳税,同时期待商品可靠安全、可持续且符合伦理采购。对政府而言,关键是要研判竞争环境是否公平——从我们角度看显然并非如此。澳大利亚消费者在购物时应当意识到,这些商品可能不符合相同安全环保标准,更需考量其纳税地点与雇佣澳人数量。"

Roseby呼吁联邦政府采取行动,并提及法国近期立法对超快时尚和短生命周期产品进口商处以经济惩罚的案例,该法规明确针对Temu和Shein之流。

"澳大利亚当前对低价进口商品实行极为宽松的条款,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几乎无需关税或监管就能入境。法国政府的做法是对每件产品征税,他们已承认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文来源:heraldsun
原文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其他主题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