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区域置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学] 中国“海归”人数去年逼近出国留学人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elina 发表于 6-10-2014 03:38:26

      本篇内容为转载/翻译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体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中国“海归”人数去年逼近出国留学人数



        去年回国率超85%、回国人数增速约达留学人数增速8倍

        5年内或迎来反超拐点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比2012年增加3.58%,但归国人数增加29.53%。”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宗华伟副处长昨天在出席“2014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海站信息发布会”时感叹说,“海归”增幅是出国留学增幅的8倍以上,这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快速上升有关;同时,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世界难题,在国外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
        “我为什么要回家”
        “我从7月开始在当地找工作,可一直到9月,简历在网申环节就被否定,甚至没有面试的机会。”2012年毕业的留英学生黄兆丰说,2012年的毕业季对于想在英国找工作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极为“惨淡”。彼时,英国政府已经出台规定,要求当地企业尽可能先满足英国本地人的求职需求,并于当年4月取消了留学生的工作签证。
        “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是否在英国获得一份工作。”黄兆丰说,“当时跟我一同去英国留学的大概有二三十个同学,现在大家都回国了。”2011年至2012年,黄兆丰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电气工程研究生,2012年9月回到中国,目前在一家国企任职。
        相较于当下遭遇“国外就业难”的中国留学生,1999年就出国留学的徐冰如主动放弃在澳大利亚的稳定工作,几年前回到上海,目前在上海一家金属对外出口公司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我觉得上海的发展速度很快,机会很多,而澳大利亚的生活过于安逸了,所以就想回来。对于现在的状态,我非常满意。”
        中国将成人才回流国
        黄兆丰和徐冰如这样学成后主动回国的并非个例,来自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到2013年底,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已达到了305.86万人,其中72.83%学成后回国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41.39万各类留学人员中,选择学成回国的共有35.35万人,回国率达到85.41%,其中自费留学回来的有33.15万人。
        与2012年度相比,2013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06万人,增长了29.53%。对比仅增长3.58%的出国留学人数,留学回国人数的激增引起多方关注。
        据《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指出,2009年,中国回国海归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比前一年增加50%以上。2011年底,中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新增18.6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7.7%。而2013年底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则显示,2012年,中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创历史新高。

        高中留学占比大幅上升  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在昨天举行的2014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海站信息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张进表示,2013年上海学生前往留学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约占获签人数的近85%。其中,前往美国、英国留学的学生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0.2%和20.5%。
        按留学教育程度分,去年上海学生前往国外就读高中和大学本科的人数,分别占到全年获签人数的近10%和40%。其中到国外读中学的人数在上涨,而2012年上海前往国外就读高中的学生人数占全年获签人数的8%,显示低龄化留学有所上升。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即将举办2014(第19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海站将于3月22日至3月23日在东亚展览馆举行。(记者:韩晓蓉 苏展)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编译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AdelaideBBS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编译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登录发布 生活求助 搜索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