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标题: 今天去city走了好远,其实是为了弄这些东西~~~第六卷,24张还拍了1个月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19-11-2008 22:55
标题: 今天去city走了好远,其实是为了弄这些东西~~~第六卷,24张还拍了1个月
去Atkins,南澳最专业的洗像中心,不用过期卷,效果的确不一样~~~

Fuji-Superia-400-602.jpg (204.28 KB, 下载次数: 49)

Fuji-Superia-400-602.jpg

Fuji-Superia-400-605.jpg (238.66 KB, 下载次数: 53)

Fuji-Superia-400-605.jpg

Fuji-Superia-400-609.jpg (263.28 KB, 下载次数: 55)

Fuji-Superia-400-609.jpg

Fuji-Superia-400-615.jpg (228 KB, 下载次数: 0)

Fuji-Superia-400-615.jpg

Fuji-Superia-400-616.jpg (271.03 KB, 下载次数: 52)

Fuji-Superia-400-616.jpg

Fuji-Superia-400-620.jpg (288.54 KB, 下载次数: 55)

Fuji-Superia-400-620.jpg

Fuji-Superia-400-621.jpg (193.71 KB, 下载次数: 46)

Fuji-Superia-400-621.jpg

Fuji-Superia-400-622.jpg (198.39 KB, 下载次数: 50)

Fuji-Superia-400-622.jpg

作者: 果冻    时间: 19-11-2008 22:58
花花好漂亮。。。。。。。。
作者: 果冻    时间: 19-11-2008 22:59
倒数第二张是那棵紫色的树上掉下来的花瓣么?
作者: 周广吉    时间: 19-11-2008 23:02
用胶片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始终不赶迈入胶片的行列。那天看到city的camera house有很新的(似乎是全新)的EOS3卖,很心动。
作者: 凍結之淚    时间: 19-11-2008 23:05
倒数第二张很有感觉...

瓶子拿着那个很像党员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19-11-2008 23:05
用胶片,手动机,纯机械,这才是摄影的乐趣,就好像自己动手烧菜做饭,而数码则是路边的快餐,吃多会烦的。

胶片的味道是数码目前做不到的,负片的宽容度,和反转片的色彩,都是数码暂时不能达到的。也许以后,数码能够超越,但现在不。

用胶片,放慢速度,慢慢拍,慢慢品,就像一品香茗……
作者: 他们都叫我Jay    时间: 19-11-2008 23:05
NPC已经尽力了~~^^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19-11-2008 23:06
是fuji superia 400啦,不是NPC
作者: 他们都叫我Jay    时间: 19-11-2008 23:06
老胶片像品茶,瓶子说的没错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19-11-2008 23:07
我感觉很不错了,新鲜胶卷,新鲜药水~~
作者: 他们都叫我Jay    时间: 19-11-2008 23:08
还拿着那个小革命哪~~哈哈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19-11-2008 23:09
哈哈,机器不好使,当道具也不错阿~~~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20-11-2008 09:15
用胶片玩的就是个味道
作者: 周广吉    时间: 20-11-2008 11:35
原帖由 木头瓶子 于 2008-11-20 00:05 发表 用胶片,手动机,纯机械,这才是摄影的乐趣,就好像自己动手烧菜做饭,而数码则是路边的快餐,吃多会烦的。胶片的味道是数码目前做不到的,负片的宽容度,和反转片的色彩,都是数码暂时不能达到的。也许以后,数 ...
胶片的冲洗,扫描,保存都是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玩胶片还是会有很多遗憾。至于数码和胶片孰优孰劣的争论已经很久了,在宽容度方面,数码应该已经超越胶片了,证明过程见刘宽新编的<数码影像专业教程>。不过我没有动手自己试过,因为没用过胶片,但看他的证明过程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至于色彩方面,不同的胶片本身就有自己的特性,对不同颜色的还原就是不同的,这就是所谓的胶片味道。数码的话,需要靠后期的算法来实现对不同颜色有特点的还原。再有就是白平衡的问题,一种胶片的白平衡是固定的,而数码的话用的比较多的是自动白平衡,而从这一点上讲,数码的前期拍摄让照片在色彩上变的很没有特点,也就是所谓的数码味吧。只有优质的后期制作,才能真正发挥数码的潜力,但这又恰恰是很多人忽略的方面。因为胶片,尤其是正片,讲究的是一次成像,真正能自己动手冲洗照片的人很少,而能在胶片的冲印过程中二次创作的则更少,但胶片本身的特性使得直接成像的照片本来就很有特点。所以到了数码上,人们还是很习惯的用看待胶片的态度来对待数码,而忽略了后期的制作恰恰是完整摄影过程的另外一半,所以导致数码的优势并没有被完全发现。至于数码快餐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现象,因为数码让摄影的门槛降低了,让摄影的成本降低了,所以人们可以很轻松的按下快门。但我想,真正热爱摄影的人,拿胶片机和数码机时对待按下快门时的态度应该都是同样的吧。刚才提到的那本书里有很多关于胶片和数码争论的实验,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个摄影师也是从胶片一路用到了数码。不过里面很多内容我都还看不太懂。

[ 本帖最后由 周广吉 于 2008-11-20 12:39 编辑 ]
作者: kuroyuki    时间: 20-11-2008 11:39
:encourage: :encourage: :encourage:  very poison, where is Atkins?? :question: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20-11-2008 13:59
所以说,用胶片,纯粹就是个人玩,个人喜好,要说方便自然还是数码了。

Atkins,可以去他网站看,的确很专业,洗出来的胶卷,看着都感觉要更通透一些。

http://www.atkins.com.au/
作者: 做爱做的事    时间: 20-11-2008 16:01
咦,什么时候立的那个牌子,north terrace上,我们学校那边
作者: DIDI    时间: 20-11-2008 17:09
胶片的感觉 确实比较怀旧~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20-11-2008 18:27
风吹叶落, 甚至凄凉。。。。

好片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20-11-2008 21:20
哈哈,那个牌子没见过吧~~~hoho~~

其实立了好久了

胶片玩的就是个味道,拍太清楚了,意境就没了
作者: 蝶舞    时间: 21-11-2008 16:58
那片花落地,没有悲凉的感觉,反而有着淡淡花香弥漫
恰似踏花而去,花香随行
作者: 木头瓶子    时间: 21-11-2008 20:47
原帖由 蝶舞 于 2008-11-21 17:58 发表
那片花落地,没有悲凉的感觉,反而有着淡淡花香弥漫
恰似踏花而去,花香随行

文字比照片还美




欢迎光临 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https://adelaidebbs.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